專欄文章

接受有些時刻的自己做不到

當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,你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呢?一點溫暖的問候,一些關心,一些行動的支持,當心理生病的時候,人們需要的其實也是一樣的。

脫稿演出──改編人生腳本

對自我的存在感到自卑、不配,逆來順受所有的事情,漸漸形成對自己看法就是我不值得、我不重要。

信念的更新

隨著人生在不同的階段,曾經對我們有幫助的信念,可能不再有幫助而是限制。

勵志故事沒有告訴你的事

在各種故事裡頭,我最擔心,有時甚至害怕的,是勵志的故事。

讓回憶成為力量

回憶,通常只會在某些日子、某次些特定事件發生時,再度闖入現在的生活。

你的應該 我的必須

我們把別人的期待扛在自己的身上,成了我們的包袱,可能有時是甜蜜的負擔,可能有時是委屈的擔待了。

關於學習這件事

不是為了誰而努力,也不是為了跟誰比較,而是就這樣學會一件事情而感到開心,就這樣單純的沉浸在這事物上,像是學會了騎腳踏車,感受自己終於可以順利駕馭著車到處騎,感受騎在路上吹著微風的自己~

你有會稱讚你的人嗎?

「想要被稱讚」不僅僅是人們要建立自信的過程,也包含了能夠被看見的喜悅與滿足,儘管那並不是我們出發與前進的目的,但被他人見證與支持卻能讓我們獨自努力的路途上不那麼孤獨,而因此能夠更有力量往前走。

無法找到任何內容

Sorry, no posts matched your criteria

無法找到任何內容

Sorry, no posts matched your criteria

無法找到任何內容

Sorry, no posts matched your criteria

好情緒VS壞情緒,都是我們的情緒

關於情緒,我們經常用「正向情緒」、「負向情緒」的方式來區分,並認為人類能夠追求身心健康的途徑,辨識增加並維持正向情緒,而負向情緒越少越好,就算出現了也要學習快點甩開它。但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察覺的陷阱。

先”接納”再學習”管理”

當談到對「情緒管理」的印象時,最常出現的回答是要保持平常心、不要情緒起伏這麼大、不要被情緒帶著走、希能盡快平復情緒等,總歸來說聽起來情緒像是個容易失控並帶來麻煩的壞傢伙,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

你今天社交了嗎?

社交需要能量,但你知道哪些因素會讓社交能量消耗得比平時還多嗎?社交能量就像金錢,是有限的,需要學習有效運用分配,才能為自己創造價值與幸福。

你不要太愛工作,因為工作一定不會愛你

2011「我可能不會愛你」這部戲劇講述著「友達以上、戀人未滿」的一對男女「程又青」及「李大仁」,只因一個賭注……

認識生活中的「疲憊感」

假期或休假結束時,你是不是也曾發出感嘆:「唉,明天又要上班了。」
當休息無法帶來真實的「充電」,日復一日,累積的疲憊感會悄悄地影響著你的身心健康⋯⋯

數位潮流下的自我照護

「看著IG跟FB上各種快樂的照片,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有點難過,生活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時刻,即使我也會PO些照片,但總不像別人那麼快樂…

培養心理健康的好習慣

「半杯水」這個道理很簡單,意思就是你可以選擇去專注在你有的半杯水,還是去注意妳沒有的那部分。大家都有聽過,都明白他的寓意是要我們多看事情的正面…

© Copyright - 依懷心理諮商所
- design by Morcept
預約諮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