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孩子說「沒什麼好怕的」所隱藏的殺傷力
諮商心理師/張妙綾
「沒什麼好怕的。」
鼓勵孩子探索新事物時,我們總是這麼說。
但這句話裡,卻隱藏著看不見的殺傷力……
某天,風光明媚的的下午,牽著孩子到附近的小公園散散步,陽光灑落,微風徐徐,真是舒服極了,但此刻,身後傳來一陣陣的咆哮聲,打亂了這個美好的午後。
小男孩:「啊!!!媽媽,草地上有一隻毛毛蟲,好可怕啊!(隨後爆出小男孩恐懼的哭聲)」
媽媽:「唉約,一隻小毛毛蟲,沒什麼好怕的啦!不用怕,你哭什麼啊!」
小男孩:「好可怕,我覺得毛毛蟲好可怕…(帶著濃濃的鼻音與啜泣聲)」
媽媽:「吼~~~就跟你說沒什麼好怕的,走啦!哭這麼大聲,丟臉死了!一個男生怎麼這麼不勇敢…」
我實在太震驚了,忍不住轉頭看了這對母子的互動,也看著這頂多5-6歲的孩子被盛怒的母親用力地跩走了!
我心想毛毛蟲很可怕啊!我也怕啊!也許這個媽媽不覺得可怕,但她卻忽略了孩子內在的恐懼,只是一昧地告訴孩子「沒什麼好怕的,」坦白說,這樣的話並不陌生,因為當我小的時候,在面對害怕的事物時,我記得媽媽也是這樣告訴我的,但是我清楚地知道,媽媽這樣的話,是沒辦法消彌我內心的恐懼地,只是在媽媽面前,我得壓抑下我的害怕,並且不表現出來,但是長久下來,那只會讓我增加我的恐懼罷了!
在自己成為一名母親之後,我特別關注孩子的恐懼,每當她告訴我什麼令她感到害怕時,我會小心地去承接她的害怕,並陪伴她去處理她的恐懼,即使如此,我還是不經意地做了跟這個媽媽一樣的回應。
我5歲的女兒對旋轉木馬情有獨鍾,每當有機會坐旋轉木馬的時候,她總是選擇固定在底座的馬車,而不是會上下移動的木馬。記得最近一次,她一如既往地選擇了馬車,我嘗試地問她要不要跟我一起坐更有趣的木馬,她立刻拒絕了我的提議…
我:「為什麼不想跟媽媽一起坐木馬呢?」
女兒:「因為我覺得木馬會動來動去,好可怕…」
我:「啊?!那有什麼好怕的啦!唉約…」
女兒:「嗚嗚…我就是怕,媽媽你不要勉強我…」
女兒開始哭泣了起來,用她的方式在提醒我,她是恐懼害怕的!
那當下,我彷若被重重地敲了一下頭,突然意識到自己不經意地告訴女兒「沒什麼好怕的」這樣的話,間接地否定了她真實的恐懼情緒,爾後,我抱抱女兒,並陪女她一起坐了旋轉馬車。
面對害怕與恐懼,對成人而言,往往已有一套自身的做法,因為我們大概知道為什麼害怕,但對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,恐懼往往是陌生的,所以當我們用熟悉的語言告訴他們「沒有什麼好怕的」,其實無助於克服恐懼啊!
身為父母的我們似乎在教養的過程中,不經意地用我們的經驗干預了孩子,很可能讓孩子失去感受的過程,也讓孩子錯失了自我發展與問題解決的能力,更甚著,孩子可能在我們用「沒什麼好怕的」的語言裡,深埋了更多說不出的恐懼,而發展成更加膽小畏縮的特質。
因此,不妨開放地鼓勵孩子,給予孩子摸索、嘗試的時間及空間,並讓孩子自己思考要怎麼去面對及因應自己的恐懼,甚至決定要對什麼事物感到害怕,或者是不害怕,而非由我們來決定孩子的恐懼與否。
我與女兒討論她對旋轉木馬的恐懼,爾後女兒告訴我,下次她想試試看坐旋轉木馬,並請我一同坐在旁邊,牽著她的手,倘若嘗試過後還是覺得好害怕,她會讓我知道,並且決定在她還感覺到害怕以前,她會選擇坐旋轉馬車就好。聽完她的想法,我給她一個擁抱,讓她知道,她願意嘗試,讓媽媽很佩服,並且願意尊重她嘗試後的選擇。
截至目前為止,雖然還沒有機會坐旋轉木馬,但是,我已經看見女兒在面對恐懼事物時,她預備採取的因應方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