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尋「成功」的路上

諮商心理師/蔡依華

 

或許你也曾徬徨地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,想著現在這麼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?是不是自己還不夠努力,所以沒有變得「成功」?

速食時代似乎定調了相同的時間裡,做得快、做得多才叫做「好」。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,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,如果不知道什麼是「夠快」、「夠好」,就不會存在所謂的「終點線」,就會無止盡地跑下去,最終迷失了自己。

那麼,「終點線」設置的標準是什麼呢?
有人說終點線是社會認定的成功指標,例如:社經地位、知名度、財富、家庭小孩等等;有人說終點線是每個人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事情,其他的都是其次。
我認為一個能夠達成的「成功終點線」,需要同時考量到這兩項指標,當我們過於投入其中一者時,容易忽略了另一項指標能帶給我們的助力。

有些年輕人,全心追尋心中最重要的事情,結果在築夢路上摔得鼻青臉腫,因為他沒有注意到若想達到自己的目標,需要滿足特定的基本需求,例如:資本、時間、精力、人脈等,這些要素會在檯面下影響結果的走向。在沒有釐清前往目標的路上有多少個里程碑,需要累積及運用多少資源抵達下一個地點時,自然很難達成目標,這樣的行為就像是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,卻連導航跟地圖都沒有。

有些人走到中年,才發現就像《山丘》這首歌唱的「越過山丘,才發現無人等候」,一路朝著社會定義的成功前進,達成了一個個里程碑,卻感到無比空虛,總是為了現實為了他人而活,卻從沒為自己活過;有人哀嘆「時不我予的哀愁」,卻總是用著相同的方式處理事情,始終沒發現:走舊路,沒辦法到達新的地方。

這些例子其實都是在成功指標的選擇上,特別偏重「社會期待的成功」或是「自我期許的成功」。太過側重一邊的情況下,就會容易失去平衡,沒辦法用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待成功的定義並釐清走向成功的途徑,那種感覺就是在人生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,卻弄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麼。

如果你也在追尋成功的路上,不妨花一點時間坐下來回想,最好是能用紙筆寫下來:你所努力的,是個有終點線的時間賽跑,還是沒有終點線的?如果有,那個名為「成功」終點線是怎麼訂出來的呢?符合現實考量嗎?符合你內心的追求嗎?
© Copyright - 依懷心理諮商所
- design by Morcept
預約諮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