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「分離」不「焦慮」

諮商心理師/張妙綾

孩子的分離焦慮,其實不是長大了會好……
關注孩子的情緒需求,可以有些具體的作法。

念大班的女兒,近日開始對於分離一事特別感到焦慮,每當早晨我送她到幼兒園門口時,總會上演十八相送的劇情…。

幾天下來,我著實地發現,她不安與焦慮害怕的程度皆明顯地提高,這也讓我在上班的過程中感到格外地揪心。記得有次接她回家,她在車上問我「為什麼要去上班?」、「上班是什麼 ?上班好玩嗎 ?」、「媽媽可以不要上班嗎?」

自從出現這些對話後,女兒時不時地就會表達出她的期待,而就在她的期待中,我感受到她未說出口的情緒,擔心媽媽在上班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無法準時接她下課。

深知著分離焦慮議題對孩子們的重要性,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不讓這樣短暫的分離對孩子造成過大的衝擊,因此,我試著帶孩子以時間軸的方式,平行時空呈現出媽媽與孩子的一天,例如:當9點鐘的時候,孩子在幼兒園跳早操,媽媽則在辦公室開啟電腦準備辦公;中午12點孩子在校用餐,媽媽則在餐廳裡與同事吃飯;下午3點,孩子與同學開始地分享玩具,媽媽則在開會討論事情…,明確地讓孩子理解到「媽媽上班」與「自己上課」的情景,孩子也較能清楚地感知到上班是怎麼一回事?!同時更能意會到,自己在上課學習新知,交朋友玩耍的當下,其實媽媽也是認真地在工作的!當女兒能真實感受到媽媽在上班的情景,我意外地發現,她在返家途中與我的對話竟默默地發生了變化…,女兒會主動向我分享她與好友今天相處的狀況,也會迫不及待請我告訴她我今天上班的狀況…等等。

從那一刻起,我深知女兒對於要與我短暫分離焦慮的感受被她自己好好地安放了,我也觀察到,在那之後送她去學校的早晨,女兒也不再多次地提醒我「抱抱」、「幾點接她」…話了。

面對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分離焦慮,往往因我們工作生活的忙碌而未能正面回應,總是認為孩子長大了、成熟了、時間到了就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,但這過程對孩子來說卻是煎熬且不安的,同時也可能強烈地影響孩子在校的生活適應、課業學習與人際關係的,為避免因分離焦慮所留下的遺毒,而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與不安感,其實可以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分離,當孩子能清楚地認知到,自然就會感到安心,畢竟對大多數人而言,未知是恐懼的,當然對孩子亦然,只是做父母的我們很常會以”等你長大,就會知道了”等話語來回應孩子的未知,當孩子懷抱著未知時所產生的情緒卻又受到指責,這樣的循環相信無助於親子關係,所以不妨正面迎接孩子的未知,嘗試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陪伴他長大。

 

© Copyright - 依懷心理諮商所
- design by Morcept
預約諮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