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自己是什麼意思?

諮商心理師/黃種斌

在諮商室裡,有時候談著談著,很容易就談到了「做自己」跟「愛自己」這個主題。我想,這是因為人在遇到低潮或迷惘時,很容易開始思索「我到底為什麼這麼痛苦?我到底想要什麼?」而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道路上,「自己」的議題就浮現了。

縱然可能已經有上萬篇的文章跟書籍都告訴我們,「做自己」有如何重要。可是,對於常常習慣先為別人付出、把自己的重要性擺在後面的人來說,所謂的「自己是誰」、「自己要什麼」,其實是一道,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。

於是,「大家都說我應該要做自己、要對自己好一點,可是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」。當全世界都說這件事情很重要,我們自己卻又說不出來自己是什麼,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更加挫折。

當我們開始問自己是誰,最先浮現的往往是概念性的自我。概念性的自我來自於從小到大我們得到的標籤。例如,「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」、「我是家裡最聰明的」、「我很懶惰」、「我運動很好」等等。我們的標籤,有些來自扮演的角色、有些來自外在成就、有些來自別人對我們的好惡。

概念性的自我最容易被理解,但是也常常是我們痛苦的根源。
因為,這會讓我們會以為我們就是那些標籤,而一旦我們失去那些角色了、我不再能夠做我本來做得到的事情了,那麼感受上,好像自己的一部分也跟著失落了。

如果沒有了那些標籤,我還是誰呢?
如果有些標籤我做不到,那我還有「資格」是我自己嗎?

我覺得,更重要的問題,不是「我是誰」,而是「我現在有什麼感覺?」跟「我喜歡嗎?」。而比這兩個問句本身更重要的,是去體會一下,此刻,正在發問的自己,跟正在回答的自己。

那個正在自問自答的人,不論外在的形貌、年紀、角色、能力如何變換,從小到大,始終在你的生命裡。在你學到怎麼用標籤定義自己之前,「自己」已經在了。
這個自己,不需要概念定義,也超越所有好壞的標籤。這個你,永遠不斷地在流淌跟經歷著,這一刻,下一刻。

所以,我們不用先知道自己是誰,才可以開始做自己。所謂的「自己」,不只是一個概念,而更是一個動詞。當我們反過來,開始關心自己有什麼感覺,開始關心那個正在受苦的自己,「做自己」就已經開始了。

© Copyright - 依懷心理諮商所
- design by Morcept
預約諮商